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醫療器材產業評析

資料來源:鉅亨網
http://news.cnyes.com/RSH/dsprsh.asp?rno=6&fi=%5CResearch%5C20090319%5C0319-239878-R2.HTM&kind=&sdt=20090312&edt=20090319&ttl=&author=&indu=&prov=&mark=&id=#

◆國際知名醫療大廠與台廠比較
目前於美國掛牌上市的幾家較知名的醫療器材廠商,如Johnson&Johnson、OMRON、Affymetrix、Baxter…等,平均本益比(07)為21.3倍,與台灣的幾家同類型的醫療器材廠商,如精華、合世、晶宇、太醫、必翔…等,平均本益比(07)為15.6倍。顯示台灣的醫療器材廠本益比仍較國外低,08年台灣廠商本益比為15.5倍,也比國際廠商的19.5倍來的低。未來台灣廠商的產品逐漸達到一定的競爭能力,本益比可望向國外廠商靠攏。
◆台灣醫療器材公司---規模、營收、獲利各項比較
醫療器材產品範圍廣泛,技術種類繁多,所涵蓋織產業較為複雜,其上游產業包括塑化、電子、電機、生化、光電等工業,都跟醫療器材業有關係。醫療器材基本定義為主要用於診斷(如:生理監視器、醫學影像儀、檢驗儀器、試劑)、治療(如:手術器械、放射設備、人工機械代用品)、復建(如物理治療器具、生活機能代用品)、一般醫療輔助設備及用品、預防疾病與促進健康之用品。另外其下游產業又有包括國內外之醫療器材進出口商、醫療器材行、醫療機構、經銷商、量販店…等。
台灣醫療器材產業鏈並不完整,多集中在中游研發、設計與製造,下游的通路也有少數廠商進行布局。
台灣上市的15醫療器材公司,分散於各項醫療器材產業,並不集中,如隱形眼鏡、先能人士用車、血糖測試器…等。這些公司統計平均股本為7.7億,2008年營收年成長5%,平均營收倍數2.7倍,平均毛利率為41%。
台灣醫療器材公司產業鏈不完整,多分散於各項不同子產業裡的中游研發設計與製造端。台灣這15家上市的醫療器材公司,平均已成立年數為19.6年(圖15)。成立最久的是製造健身器材的喬山(1736.TW),33年。其次為製作醫療耗材的太醫(4126.TW),成立31年。另外其中最年輕的公司為製造生物晶片的晶宇(4131.TW),成立10年,製造血糖測試劑的五鼎也只成立11年,都算是年輕有活力的公司。
可以看到這15家上市醫療器材公司規模都不大,平均股本僅為新台幣7.7億元(圖16),排名第一的為成立最久的喬山、第二名為製造先能人士用車的必翔,第三名為擅長製造電子體溫計與電子血壓計的百略。只有這三家公司股本超過十億,其他公司股本皆小於十億。
如果比較2007至2008的營收成長來看,整體15家的台灣醫療器材公司營收成長率為11%,其中設計生物晶片的晶宇年成長最高,達50%,另外隱形眼鏡的精華、生技服務的進階及做呼吸急救器的雃博分別有21%、18%及13%的成長性。另外有4家公司為衰退,多是生產電子血壓計產業的公司,為百略,優盛與合世。
這些醫療器材公司平均營收倍數為2.7倍(圖17),其中製造健身器材的喬山的營收倍數6.7倍為最高,最有效率,其次是精華,為4.2倍。而目前處於耕耘期的晶宇最低,0.2倍,待產業與公司營運發酵,向平均營收倍數2.7倍靠攏,成長潛力大。
在醫療器材產業裡,因為需要衛生機關單位嚴格審核,還必須結合電子、醫學領域上的know how,醫療器材較其他行業屬於更有進入障礙的產業,比較15家台灣上市醫療器材公司的營運毛利率,平均毛利率為41%(E)(圖18),算是高毛利的行業。這些公司裡,最高的是製造生物晶片的晶宇,毛利率為77%,排行第二的是生產隱形眼鏡的晶宇,第三是製造血糖測試劑的五鼎。排行較低的為屬於電子血壓測試器產業的合世,因為產能利用率過低,毛利率只有15%。
2008年台灣這15家上市醫療器材公司平均EPS為2.85元(E)(圖19),獲利能力最好的為精華,EPS 10.7元,其次為擅長做電子溫度計與電子血壓計的百略,EPS 4.0元,幾乎所有公司都賺錢,只有合世和聯合(4129.TW)賠錢。總合來說,今年15家上市醫療器材公司營收成長5%,平均EPS為2.85元,表現平穩。
◆潛力醫療器材廠商要點
◇降低風險,減少不確定性
因為生技醫療牽於許多法規條理,各國的規定事項又各有不同,公司必須在醫療認證的過程中減少不確定因子,把風險降到最低
◇產業前景須有成功案例,不可朦朧不清
避免投資未經驗證且高風險的商業模式、市場不明還有法規風險過高的產業,如植物中草藥
◇所屬產業成長性必須高於整體生技醫療產業
因為整體生技醫療產業屬於平穩成長,成長性不高,故醫療器材公司所屬產業必須要有高過於整體生技醫療平均值的成長
◇公司的產品集中度要夠,避免過度分散
醫療器材公司的營運項目和產品項目避免過度分散,過度分散容易使產品聚焦度不夠,很容易又會重新退回生技醫療產業的低成長性,如太醫、邦拓、百略。
◇選擇台廠市占率低的分項產業
因為在生技醫療產業裡,目前台灣的地位仍然屬於後進廠商,通常都是在follow國外的腳步。若一個產業輪到台灣做大時,通常此產業即是處於生命週期裡的後段,一開始還可享有生命週期的擴張期,但是一旦台廠的市占率過大時,常常已經進入生命週期的高原期,此後要比的就是廠商管理能力,最後經常演變成殺價競爭,導致獲利低落,如電子血壓計產業。
◇高毛利率的公司
整體生技醫療產業的成長性已經不高了,若毛利率也低的公司會缺少公司競爭的利基,如太醫、邦拓、合世、必翔,故首選高毛利的生技醫療公司,如精華。
◆潛力醫療器材產業---隱形眼鏡、血糖測試、生技服務、生物晶片
◇隱形眼鏡
全世界至少有12500萬的隱形眼鏡配戴人口,並持續成長中。1996年全球隱形眼鏡市場為23億美元,至今已經超過50億美金的產值。國際隱形眼鏡製造大廠再經過這幾年的併購整合後,剩下的四大廠隱形眼鏡品牌把持了全球9成以上的市占率(圖20),Johnson&Johson 33%,CIBA Vision 27%,Cooper Vision 16%,Bausch&Lomb 15%。
而國內廠商精華早先多著墨於海外代工市場,目前全球市占率僅1%,國內市場則長期耕耘品牌產品,精華以帝康品牌深耕國內消費者市場,近期並連續推出許多電視與平面廣告來做行銷策略,也成功的收到品牌策略的效果,加上持續推出如玻尿酸保濕鏡片、非球面自動焦距鏡片、彩妝片…等新產品,產品創新能力不落國際大廠精華以帝康品牌深耕台灣,未來將複製台灣品牌行銷的策略進攻中國大陸市場之後,目前國內市佔率已達17%,僅排於Jonhson&Johnson 50%與Bausch&Lomb 20%之後。未來精華將前進中國大陸,不同於一般廠商於中國大陸的傳統低價策略,精華更將複製台灣成功模式,主打產品品質,與品牌行銷方式來取得市場佔有率,成長潛力極大。
◆血糖測試
血糖測試產品2008年全球產值70億美元以上(圖22),隨著人口老化、飲食習慣改變及肥胖人群增加,未來每年仍會以8%~10%幅度成長。目前血糖測試產品屬於寡占市場,包含Jonhson&Johnson、Roche、Bayer和Abbott在內前四大廠商市占率有90%以上。台灣的五鼎生技因為開發取得電化學法技術,更利用台灣擅長的電子產業技術來生產電子血糖測試器,目前已取得國際大廠Bayer與日本知名廠商Arkray的代工訂單。目前電子血糖測試器市場不像電子血壓計市場已經被台廠玩到沒有利潤了,五鼎目前毛利率仍然保持45%以上的水準。未來若此市場被其他亞洲廠商打開,變成的就是一半的製造業,五鼎既享有先進廠商的位置,更擁有台廠一貫的電子製造能力與成本控管之優勢。目前五鼎全球市占率僅0.5%,成長潛力極大,未來在亞洲為新興消費國而日益注重醫療保健的趨勢下,五鼎接到大廠委外製造的訂單機會很大。

◆生技服務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委託研究機構)主要提供藥物研究、臨床前試驗、臨床階段試驗與機構審核申請,可以對從藥物研發到上市的所有認證過程進行委外服務。CRO單位還可以統一收集試驗數據,並整理分析,可減少申請新藥的時間流程。未來生技醫藥廠商為了節省經費、人力、縮短藥品的審核時間,將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增加委外服務的比例。
根據Frost Sullivan的統計指出,2008年生技研發委外服務產業將有174億美金的產值(如圖24),未來更將以高於整體生技醫療產業的年複合成長率,14.5%來成長,預估2013年產業整體產值可達到343億美金。就區域而言,美國占有最高的比例,2007年比例為56.9%,其次是歐洲,但是歐洲市場比例已慢慢降低,2005年歐洲市場比例降至23%,因為動物保護團體對於藥廠、CRO公司使用動物做實驗極力反對,且歐盟各國醫藥法規不一,還未完全整合,使得歐洲CRO產業無法快速發展。
不同於歐洲,亞洲人口眾多,且醫療成本較為低廉,且擁有廣大的醫療市場與市場潛力,因此許多歐美CRO產業開始大量轉進亞洲市場,從分包的方式、合作夥伴,甚至買下公司股權來做佈侷,如全球第四大CRO公司Parexel於2007年入股國際精鼎,掌握98.5%股權,即是此案例。
國內的CRO相關公司,如進階生技(3118.TW)、健亞、怡發生技、昌達生技…等,各家公司將致力於自身的研究技術與認證取得,來提升與國外大廠合作之競爭力,在此產業趨勢下,就有機會獲得龐大的商機。
◆生物晶片
2004年全球晶片市場規模約22億美元(圖25),目前市場約5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0%以上,生物晶片在醫療生技這種每年成長率不到10%的低度成長產業裡,算是耀眼的明日之星。而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其中微陣列晶片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3%,為35億的產值,如此高度的成長性,縱使將此項產業拿到外面與其他明星電子產業比較起來,一點都不遜色,甚至過之而不及。
目前生物晶片市場以美國公司Affymetrix掌握65%的市占率,但是主要應用仍然於學術研究單位裡,無法市場化,主要原因是目前生物晶片還是相當昂貴(單片成本約35美金)。而擅長微陣列生物晶片的台灣公司晶宇近年已研發出以塑膠材料代替矽、玻璃材料的使用方法,並取得專利,在成本上取得50%的優勢,並積極結合其他產業的Domain know how,使生物晶片市場化,提升自身的市占率,並將此市場的餅再做大,未來成長潛力極大。